這么多年我一直嘗試著去努力,后來發現自己在擴展“一”的寬度上放肆奔跑,一去不復返了……這和景觀這個學科有關,也和我個人的性格有關。
作為一個十分喜新厭舊的人,我對于很多東西都會產生極大的興趣,我會從這個“坑”飛速地跳進那個“坑”,什么鋼筆手賬文房具啦,水彩彩鉛電腦板繪啦,甚至舞蹈寫作漢服等等。
曾經我非??鄲雷约合残聟捙f的性格,擔心這樣會不會造成我在學術生涯上的失敗,但是遇到了景觀之后,我發覺我找到了真正適合自己去發展的學科。
所以,如果你像我一樣,今天能投入很大的熱情去做一件事,明天又能投入很大的熱情去做另一件事,說不定你會適合做景觀師哦!
Q:
風景園林學是一門典型的交叉學科,它包含藝術學、設計學、植物學、工程學等等知識,設計范圍包括學校、公園、社區、廣場、街道、濱水景觀等等,已經大大擴展了傳統“園林”的概念,而涵蓋幾乎所有類型的室外空間。
在設計中,我們運用專業知識和手法,改善及創造人居環境、生態環境,以及動植物棲息地環境。
Q:
將城市與自然的完美結合,優雅的“大樹”,靈感來源于新加坡的國花orchid,巨型結構綜合了雨水管理、垂直綠化、鳥類棲息地等等功能,每年吸引約1200萬游人。
玩樂到底有多少種可能性?靈感來自國漫《大魚海棠》,設計師將交互體驗和游樂設施做出高級感,打造了一片讓人童心“蹭蹭蹭”往外冒的“遛娃圣地”。
Q:
藝術審美和邏輯思維相結合,其實總體上還是需要專業訓練的,比如我,就是美術出身,最后去做了景觀師。
Q:
其實整個設計大類,國外教授在審核的時候對于graphic的要求都是很高的,因為他們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篩選出合格的作品集,基本上如果視覺上不夠吸引人,就很容易被忽視。
對于景觀類的作品集,我們也有自己的特點,比如更加注重設計的來源,場地的分析,圖紙的準確度,以及體現專業知識能力。
由于空間設計的特點,最好的設計一定是在場地之中做的,多去現場感受,置身于其中如果覺得舒服了,那設計一定不會太差的。
浮于圖紙永遠是紙上談兵,無法落地的設計思路都是空中樓閣。在這里,“概念設計”和“能落地的設計”不一定是對立的,如何將理念與場地相結合,是我們一直要去追尋的課題。
學生在做選校的時候我還是建議大家從自己的風格出發,要找到適合自己的,而不是一味地看排名。
Q:
希望以后在ARTSLINK零創可以實現“雙向奔赴”:我教授他們,他們也回饋給我更多新的想法和靈感。
還有問題
添加K叔咨詢